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再次经历非典考验

2004-04-28 9:34 管理员
    连日来,北大人民医院又一次经历SARS的考验。由于健宫医院呼吸科病房护士李某发病后,首先是在人民医院呼吸科接受治疗并被诊断为非典疑似病人,目前人民医院呼吸科病区相关医护人员及住院病人正在接受就地检疫、隔离观察。

    4月14日晚,健宫医院呼吸科病房护士李某由健宫医院转到人民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病情危重,呼吸窘迫,PaO2 仅为43.9mmHg,提高吸入氧浓度无明显效果。人民医院呼吸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随即改用BIPAP呼吸机,调整了抗菌素药物治疗方案。经过大家不停的监护、治疗、护理,患者体温开始下降,逐渐恢复正常,呼吸困难逐渐缓解,PaO2明显升高,病情稳定。

    但是,在患者住院期间,呼吸科主任查房时分析病情,认为患者系健宫医院呼吸科病房护士,工作期间曾接触发热病人,病后病情严重,且肺部病变迅速进展,很快出现呼吸衰竭,很难用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解释,故诊断为重症肺炎(病原体不明),I型呼吸衰竭,需进一步鉴别诊断。其后不久,患者母亲、姑姑、父亲相继发热,这就更引起医院的警觉。

    4月21日医院将李某及其父母转入发热门诊,经各级专家会诊,最后确认为SARS疑似患者,4月22日转入地坛医院。

    西城区卫生局决定4月22日对人民医院呼吸科病区住院病人及相关的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就地检疫、隔离观察。当日下午呼吸科全体相关人员按照医院的布置,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到老院开始接受隔离、检疫。

    由于事情来的突然,许多同志根本无法回家,隔离给大家带来了许多不便。近几天阴雨绵绵,气温明显下降。大家被隔离在空间狭小、潮湿的病房内,活动受限,还要忍受外界一些不明真相人的不理解、漠视、甚至歧视和责备。即使如此,大家仍旧情绪稳定,乐观向上,自己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鼓励,每天由专人负责坚持监测体温,至今尚无一人发热。

    同时实施医学观察的还有呼吸科病房内27名患者,其中不少还是重病患者,有一名92岁的老人正在RICU上机,每天医院还要派医生、护士去病房值班,救治病人,做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思想工作,说明隔离的必要性,并及时与院外家属交流,许多同志多次连续工作24小时不休息。目前呼吸病房全体病人病情稳定,没有出现新发热病例,而且情绪稳定,主动配合人民医院的的医疗工作和隔离工作。    

    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次SARS的考验中,人民医院不仅成功地抢救了李某,而且及时诊断出北京第一例SARS病例,抓住了此次SARS流行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及时弄清此次SARS发生发展全过程、发现传染源头、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疫情大规模扩散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大医学部魏丽惠副主任、吕厚山院长、李月东书记等领导都先后来到隔离区慰问被隔离的医护人员。中日友好医院、人民医院的其它科室也以各种方式表示了慰问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