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与时代脉搏共振 与祖国发展同行

2004-04-27 15:46 管理员

与时代脉搏共振 与祖国发展同行——哈工大原党委副书记顾寅生谈“哈工大精神”

    哈工大(威海)报讯  凝练和表述大学精神,使其既能意会、又能言传,并经久不衰的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与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哈工大原党委副书记、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顾寅生教授是我校著名的教育理论家,研究哈工大精神近20年,形成了大量的资料和论文。4月26、27日,我们有幸请到顾教授为全校师生作了两场关于“哈工大精神”及其形成与发展的报告。
    报告中,顾教授简要回顾了哈工大的历史并指出,历史上哈工大就是一所国际性的学校;以俄式、日式办学,要求十分严格,培养质量很高;其规模、影响是在全国解放以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壮大起来的。哈工大历史上有两个“黄金时代”,其一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发展很快,吸引了一大批有志有为的青年学子,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哈工大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各项排名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文革结束后,哈工大之所以能克服很多不利因素、迅速恢复元气、走上快速前进的道路,除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及上级部门、地方政府的支持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内部存在一种极强的凝聚力和奋进力,有着内在的优良传统,这就是“哈工大精神”。
    “哈工大精神”是哈工大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哈工大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哈工大师生在重重困难中坚持奋斗的力量源泉。“哈工大精神”是一个客观存在,它既无形于哈工大人的心灵深处和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中,又有形于全校师生员工为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想的团结奋斗的全过程。顾教授将“哈工大精神”表述为“关心祖国命运、主动适应国家需要、对祖国无限忠诚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勇于拚搏的奋进精神;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务实的求实精神;海纳百川、尊重人才、注重协作的团结精神”。
    哈工大在与时代脉搏共振、与祖国发展同行的成长历程中,形成并发展了“哈工大精神”。国家的战略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和肩负的重任,使哈工大人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解放以来哈工大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及哈工大人的奋发有为,使哈工大充满活力,不断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哈工大历史的办学传统、工科院校的特色和长期的教学实践,培养了哈工大人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务实、不尚空谈的求实精神;学校领导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海纳百川、尊重人才、注重协作的团结精神。顾教授用亲身经历和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诠释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内涵。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让大家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爱校爱国的思想教育大课。
    顾教授讲到,哈工大精神的弘扬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需要、不断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哈工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将会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为进一步弘扬哈工大精神,我们要开展了解哈工大、热爱哈工大、建设哈工大的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爱校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师生员工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哈工大的向心力;经常进行形势教育,增强哈工大人的危机感,从而永保不甘落后的奋进力;把弘扬哈工大精神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使之成为各项工作的驱动力;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校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增强全校的凝聚力;各级领导要带头发扬哈工大精神,勤政廉政,开拓创新,带领师生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进,从而使哈工大永远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旺盛的生命力。
 
发布者:张玉芹 源作者:张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