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做青年教师成长的“好伙伴”——记电气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

2013-05-06 11:00 管理员

哈工大报讯(学生记者 胡全龙 特约通讯员 胡韬/文 电气/图)“啊——啊——”教室里,台下的“学生”正认真地听着老师授课,并不时模仿小声练习。这可不是某音乐学院的声乐课,而是我校电气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举办的发声技巧讲座的现场。
      “讲课中不由自主就提高了声音,怕后面的学生听不到。一堂课下来,嗓子都冒烟了。”广大青年教师大多战斗在教学第一线,长期讲课又缺乏发声技巧,因此很多人的嗓子都不同程度“受了伤”。青年教师联合会为此专门请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声乐系教师关笛给大家讲授发声技巧。从发声的基本训练到基本声乐技巧练习,青年教师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了发声的技巧。
      “老师教了之后,正常交流和大声讲话选择不同的发声方式,不费嗓子,真好!”“无论做什么都要用科学的方法,这次老师讲的发声技巧,让我们受益匪浅!”参加讲座的教师们说。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的基层单位,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电气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

      业务指导,科学规划有成效

      在青年教师联合会,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青年教师思想活跃,联合会就是要激发出青年教师的内在潜力和动力,让大家不断进步,开拓进取。”联合会会长刘俭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人抱怨缺乏人才,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宝’。所以,我们就要提供这样的平台,去寻‘宝’,让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2009年4月,电气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成立了,青年教师彭宇成为第一任会长。成立大会上,陈清泉院士对联合会寄予厚望:“青年教师是学院的骨干,也是学院的前锋。青年教师联合会为青年教师们的成长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他还寄语青年教师,要追求真理、严谨务实、崇尚自由、崇尚道德、理论联系实际、怀有感恩的情怀并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而青年教师联合会首先做的就是为青年教师进行业务指导——
      电气学院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也拥有着良好的教学传统,广大青年教师热爱教学,并渴望在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联合会利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这个契机,提前请国家教学名师进行指导,并组织五六十位青年教师去大赛现场观摩学习。联合会还将大赛过程全程录像,精心编辑后放在学院网站上,提供给大家学习交流。“联合会举办的活动很切合实际,很贴近老师们的生活。活动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很有意义!”联合会会员金钊说。得益于有力的业务指导,电气学院各类名师层出不穷:霍炬副教授获得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邹丽敏教授2009和2013年连续获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青年教师指导的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虚拟仪器竞赛年年都有斩获。近5年学院有青年教师参加的教学工作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成果13项、校级成果达19项。
      联合会成立4年来,由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文体活动4个小组牵头,举办了一系列有声有色、深受喜爱的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起了一个开放的平台: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参加的学术沙龙,让青年教师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断拓宽学术视野;邀请校内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基金获得者、科工院相关人员作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基金申请的效率;邀请有国外访学或工作经验的教师作出国培训,解答青年教师出国的具体问题;科研参观活动则让大家了解了其他系、所、研究中心的科研方向、特色和成果,促进跨领域的交流。

       生活关心,细微之处见关怀

       电气学院青年教师多,虽然同在一个学院,但不同基层单位的青年教师平日里忙于各自的工作,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为了增强青年教师间的互动,帮助大家深刻理解团队的理念和价值,联合会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组织了青年教师拓展训练活动。在近10个小时的拓展训练中,“规矩与方圆”、“勇攀高峰”、“断桥”、“蛟龙出海”、“背摔”、“生死电网”、“驿站传书”等10个训练项目极富挑战性与趣味性,让53位不同领域的青年教师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体会到了信任与被信任的意义。“团队合作的过程使大家相识相知、相互信任,在挑战极限与团队协同中领悟到了团队与协作的重要性。”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们如是说。
       学院从各个方面关心、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重温党史”主题活动以别开生面的方式进行党史知识问答,寓教于乐的同时还交流了工作、学习心得;亲子活动则让青年教师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了心情,享受着其乐融融的亲子时光……各种形式的活动都为了一个目的:倡导青年教师们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敢压重担,青年干部重磨砺

       联合会着重培养教师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让青年教师不断承担重任,在责任中不断成长。“青年教师联合会倡导大家树立起‘重大事、谋大局’的观点。因此联合会不仅注重自身成长发展,更积极在社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联合会副会长凤雷说。在松北区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联合会的青年教师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我校航天馆,为他们讲述有关航天、有关哈工大的点点滴滴,还跟孩子们一起观看学校的介绍片《辉煌哈工大》。联合会还邀请教授、博导和优秀学子与孩子们面对面,讲述“科学与人生”、“我的成长故事”。“虽然很累,但看到孩子们好奇求知的眼神,很满足、很幸福。”一位参与活动的教师说。
       联合会第一任会长彭宇教授现在已经是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系主任。他在加拿大完成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后,深有感触地说:“有担当,才能有成长”。他的勤奋工作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联合会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而电气学院更是敢于对青年教师压担子,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磨炼成长。在电气学院,从系主任、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等重要岗位,到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徒步走等文体活动协会,都有青年教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身影。压担子的同时,学院也积极落实党委委员“一对一”培养的机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开小灶”,加快青年干部的成长。

       成长把脉,规划未来看发展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是什么?”“何谓成功?……”在《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理念与智慧》的主题讲座中,一系列大家关心的问题将在场青年教师的思维调动起来。青年教师风华正茂,但是阅历尚浅。为了给他们的成长提供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指导,联合会协助本科生院,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洪成文教授与广大青年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悉心解答大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洪成文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展开,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出发,穿插着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让这些经常和实验室、数字公式打交道的教师们眼前一亮。“洪教授关于职业生涯的讲解对我触动很大,让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有大师给青年教师把脉,诙谐不失睿智、幽默不失深刻的语言引来在座青年教师的共鸣。
       青年教师联合会成立以来,院长彭喜元、院党委书记孙雪等院领导始终十分关心和支持联合会的发展,积极参与联合会的活动,并针对联合会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梳理出来的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中的困惑和想法,多次与青年教师进行座谈,深入探讨并解决大家关心的问题。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院除了对联合会给予经费上的支持,还与青年教师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填写职业规划表,让大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电气学院党委书记孙雪说:“青年教师联合会成立之初的目的有3个:一是开阔视野,增进交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培训与研讨、科研学术活动、各类志愿者活动以及文体活动,来实现青年教师在校内外的交流,并希望在学院、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能听到年轻教师的声音;二是规划未来,共同成长。学院将结合各学科的未来发展和青年教师的成长需求,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与成长规划,希望青年教师和学院共同成长进步;三是继承传统,科学发展。学院聘请老教师成立专家顾问团指导青年教师,在继承的基础上帮助大家加快成长的步伐,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孙雪说,通过4年的努力,联合会这个平台已经成为青年教师的家,为大家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提供了支持。下一步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让更多学院的青年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并在全国的教育领域看到哈工大青年教师活跃的身影。

       后记

       电气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平均年龄35岁,平均工龄7年,正是最富创造力的年龄。联合会这个平台让他们凝聚起来,也让他们在业务上有指导、生活上有关心,成长上有引导。青年教师们正在逐步成长为骨干力量,为电气学院的发展注入青年的活力。


国家教学名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科研参观


学术沙龙


青年教师素质拓展训练


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

编辑:刘培香 来源:哈工大报